“每一针都连着远方孩子的笑脸,咱们军垦人,慢工才能出细活。“
随着交货日期临近,整个南疆兵团进入了“战时状态“。
但这次没有枪炮声,只有缝纫机的嗡鸣、剪裁布料的沙沙声,还有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在包装车间,战士们用棉花边角料做成小云朵,塞进包装盒里。
“让孩子们打开时,像收到一片会飘的天空。“
文书小刘在贺卡上写下这样的话。
当装载着十万只“和平天使“的专机从省城起飞时,各师的战士们自发聚集在电视前观看直播。
屏幕里,穿着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搬运着包装箱,阳光透过舷窗洒在棉花玩偶的翅膀上,泛着柔和的光。
王石磊的手机不断震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来的现场照片里,非洲难民营的孩子们抱着天使玩偶露出笑容,有的把脸埋进柔软的棉花里,仿佛在拥抱整个世界的温暖。
“老伙计,咱们当年开荒种地,哪想到棉花还能这么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