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国需要加入索国主导的东非经济联盟,开放所有港口使用权。”
最终协议在黎明前达成:尼国成为索国自治区,保留名义上的政府,但外交、军事由索国掌控。
索国承诺五年内投入二十亿美元重建尼国基础设施;作为补偿,尼国近海石油开采权移交索国财团。
签字时,马哈茂德的钢笔在“总统”二字上洇开墨渍,杨三却望着落地窗外的红海,盘算着如何将新领土整合进索国版图。
然而,吞并尼国的代价远超想象。非盟对索国实施贸易制裁,西方媒体持续炒作“非洲新殖民主义”,国内也爆发反对扩张的游行。
杨三站在蒙巴萨新建的海军基地,望着悬挂索国国旗的军舰,耳边回响着父亲的警告:
“领土易夺,人心难收。”海风卷起他的衣襟,远处贫民窟升起袅袅炊烟,那里藏着多少未被扑灭的反抗火种,他无从知晓。
远在加州的杨革勇终于松了一口气,换在以前,遇到这种事儿,他早就冲到前线去了。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于打打杀杀的事情,他也失去了兴趣。甚至于开始担心起孩子们的安危。
没想到他这个非洲儿子,性格却随了他,自从回到马赛就没有安稳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