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夕阳西下,两人就坐在光伏板阵列下,听着达尼用不标准的汉语念诗,看无人机群拖着晚霞的余晖归巢。
随着产能不断扩大,军垦城的教育体系也在升级。
新建军垦技校国际班里,中亚学生和本地青年共同学习新能源技术。
课堂上,哈萨克族小伙儿阿迪力和汉族姑娘林晓组队完成太阳能板组装实验,他们设计的简易太阳能灌溉系统,获得了省级创新大赛一等奖。
学校还开设了多语种文化课程,维吾尔族老师教大家跳麦西来甫,乌兹别克族厨师分享抓饭的秘制配方,不同民族的年轻人在碰撞中擦出别样的火花。
在市政厅,静静正在主持新的城市规划会议。
大屏幕上,未来的军垦城蓝图徐徐展开:
环形磁悬浮列车贯穿整个工业园区,垂直农场解决新增人口的粮食供应,人工湖与生态湿地构成城市绿肺。
“我们不仅要满足生产需求,更要打造宜居的未来之城。“静静指着规划图说道。
会后,她特意去看望了正在产检的王丽娜,两个女强人坐在办公室里,一边讨论着生产线的优化方案,一边分享着育儿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