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早期的多神教信仰乃至于“精灵”这个词汇都是与此相关,在教会崛起之前,各地的人们存在的信仰都是泛神论。“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样的说法在拉曼语之中至今仍旧存在,虽然意义如今被教会所篡改,但最初是源自于人们相信万物皆有灵,若是不善待世间万物的话便会受到报应这样的想法。

        因为这世界上所有有生命的,所有的人、精灵、矮人、侏儒、兽人;所有的龙、杂龙、龙蜥、爬行生物;所有的飞鸟游鱼,所有的走兽虫豸;所有的你和我,都有着自己的魂灵。

        我们的思考与自己的灵魂相关,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性格我们的一切感情相关都是发源自灵魂的。每一天人们都离不开它,若是有谁跳出来说他自己对于灵魂的理解最为深刻是绝对权威的话,我们引用一位拉曼学者对此的嘲讽,人们必然会如是答复:

        “您的下一篇该不会是权威的空气呼吸方法吧?”

        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而且每天都在体会,对此人们所拥有的说法也各不相同。即便是白色教会这种在信仰层面上与灵魂关系暧昧朦胧的庞大宗教,在涉及到这个问题时也避重就轻,只提及“那为人行善者死后灵魂将入天国,与神与真善美日日为伴;而那多行不义之徒,则将堕入地狱,迎来永世不得脱身的煎熬。”。

        教典的攥写者显然是个老油条,而这些模棱两可的说法造成的争吵也正是白色教会分裂的缘由——但让我们话归原处。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明白灵魂,至少是自己的灵魂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自己的自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世间万物,其他人善意的温暖,恶意的冰冷。这些东西,我们将之统称为灵魂,确实有着自己的道理。

        可灵魂本身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如果它与自我、与思想与情感相关的话,那么抽离了这些,人仍旧还能活着吗?

        “她是所有活物的公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