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基于这样的条件,才有可能诞生这样的武器吧。
“呲——!!”
红亮的金属条被用夹子夹住放入油槽之中,因为尺寸的缘故铁匠不得不专门制作了一个新的陶缸确保容纳。
理论上来说这是任何金属武器制作的最后一步,淬火硬化——可这一次却并非如此,在油淬之后,铁匠将其取出检查,随后放在了一旁风冷,彻底凉下来之后却又重新放回到了炉子之中。
旁边的资深学徒细心地控制着木炭覆盖在上方,待到烧至合适温度之后再度取出。接着放置到一长条形铁锅之中,锅底有少量木炭控制温度,锅内则是有一层油脂,剑刃就在其中缓慢冷却。
帝国的铁匠在制作武器时没有这第二步,苏奥米尔人称之为回火。
武器在淬火之后会硬化,但是过于坚硬的钢材会像是石头一样易碎,所以淬火时运气的成分极高。需要掌握极为合适的钢材甚至于淬火液体的温度,确保它足够坚硬不会轻易卷刃,却又不要硬得过头砍点东西就片片碎裂。
古往今来为求一把恰好处于这个平衡点的宝剑,帝国的铁匠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有走火入魔者一心觉得是淬火材料的问题,甚至杀死自己妻儿放血以至亲的血液作为淬火的液体,谋求以这种特殊迷信手段获得合适的宝剑。
而这个难以被攻克的问题,苏奥米尔人拆成了两个部分就轻松解决。
首先烧到较高温度,淬火迅速冷却提高硬度。接着烧到较低温度,然后在维持一定温度的缓慢冷却,将硬度降低。
如此一来他们将自身的容错率大大提高。控制好两次处理的温度便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令海茵茨沃姆湖畔出品的刀剑盔甲,成为帕德罗西帝国高层贵族都趋之若鹜的优秀装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