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有些角度的遮蔽使得巨量的雨水由内向外倾泻而出形成了幕帘,尽管动作迅速仍旧些微受潮的柴火点了好几次都没能烧着。最后其中一名上了年纪生活经验丰富的足轻从食物当中拿出了装有猪油的瓦罐,挖了一勺子抹在了引火物上作为助燃,才总算是点着了柴火。

        只是呛人的白烟如期而至,让围在旁边的伙夫们都被熏得咳嗽连连。

        这也幸亏他们是在营帐外面弄的,否则烟雾多半会使得牛马受惊破坏营帐和物资四散逃走。

        烧着的猪油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所幸在火焰正式点着之后逐渐添加的柴火最终使得这股味道消散开来。生火的条件十分艰苦,但晚饭因为可用的材料众多仍旧做得十分营养。

        因为没有时间慢慢熬煮,洗净的稻米被捣碎之后下锅。添上之前在泰州所购置的晒干菌类与复水的蔬菜。温度上涨之后部分柴火被移除,只留下控制好的炭堆文火舔舐。盖上木盖,之后耐心等候,待到开锅时,随着一阵雾气,令人食欲大开的鲜香便飘逸在营地之间。

        分添到各人碗中的什锦粥在因大雨而降温的空气中升腾起烟气来。简易的马札或是大石头成为了众人各自的选择,为了节省薪柴篝火没有点的那么亮,有武士随便拔出随身的短刀扎在杉树上作为临时挂灯笼的地方增加了亮度。

        暖通通的美味食物总是能让人的心情变得好起来,像是大家庭一样,这群实际上出身阶级和地区各异的人捧着木碗都挤在一起品尝着晚餐。

        剁碎的米粒经过熬煮有了容易下口的软烂口感,复水的干燥蔬菜咬起来酥脆,而菌类则有着独特的香气和类似于肉类的嚼劲。鲜香的味道弥漫在口中,丰富的口感和热腾腾的温度又使得因为临时而感到不快的身体重新变得精神起来。

        不出片刻,大锅中的粥便已见底。赶了一天路又做了很多辛苦活的足轻有不少人舔着勺子看着火光无法完全照亮的漆黑锅底,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注意到这点的老乔跟弥次郎说了些什么,小少爷点了点头,之后中年乡士便去取了一些干粮分发给足轻。

        换了牛车能带更多的补给,财大气粗的弥次郎自然不会节省。老乔分发给足轻们的东西是他们难得一尝的肉干,虽然每个人的量都不是特别大,但却足以令他们感激涕零。

        足轻们始终都是简单的,士气一时的低落在吃饱喝足之后便会回涨。有老乔这个和他们走得近,懂得他们想法的下层乡士在,实在没有太多需要担心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