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国家大事里,此事实在不起眼,焦志行便采用次辅刘守仁的票拟结果。

        那梁纸书等了好几日都没结果,就知自己的奏疏被无视了,当即又上了第二道疏。

        此次的用词比上次犀利许多,直接将此事拔高到国家选材的高度了。

        若士林中人连肚子都填不饱,又怎能静下心读书考科举?长此以往,人才凋敝,于国岂不是大大的有害?

        此次奏疏是焦志行头一个看到。

        身为清流领袖,焦志行极看重名声,为士林着想的态度必定是要有的,先轰轰烈烈打击盗印几日,赢得士林的名声后,即便不了了之,也是下面人办事不力。

        于是这奏疏就到了永安帝面前。

        永安帝往常看内阁票拟,只要没太大问题,都会采纳,着令礼部对这盗印之事加以打击。

        如此稀烂的差事,做好了是上头领功,做烂了就惹一身骚,礼部尚书交给礼部左侍郎,左侍郎再往下推,就到了礼部右侍郎,也就是王申手里。

        王申领下这等苦差事,领着人就在京城的各家书坊走动,又重罚了几家盗印的小书坊,竟也闹得轰轰烈烈。

        风声正紧的时候,不少小书坊都关了门躲避,如此一来,更显得效果卓著,赢得不少以稿酬为生的书生小官员们叫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