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院长指着屏幕上复杂的分子式和环境迁移模拟图,声音沉重地继续说道:

        “更棘手的问题在于残留和富集。”

        “雨水中的化合物虽然在大气和水体中半衰期较短,约两周后会自然降解,但被植物吸收后,尤其是在富集效应下,其稳定性会显著增强。”

        “这意味着,不仅仅是这一季的作物,未来一段时间内,在这片被污染的土地上自然生长的植物——包括野草、灌木,甚至部分林木,都可能携带低剂量的该化合物。”

        他调出另一组数据:“虽然直接毒性降低,但长期摄入的成瘾性和神经累积损伤风险,我们无法评估。”

        “更重要的是,这种污染会进入生态循环。”

        “昆虫、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取食受污染的植物后,化合物会在食物链中传递和进一步富集,最终可能通过野生动物肉食、甚至受污染的副产品,间接影响人类。”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说出了最关键的结论。

        “这意味着,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季的收成。”

        “我们广袤的,赖以生存的自然耕地,在可预见的未来,其产出物的安全性将大打折扣。”

        “甚至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通过多轮作物不用于食用的“净化轮作”,或者投入巨大的土壤、水源净化工程,才能逐步恢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