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危机感还是必须有的。

        两家公司都知道他们已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哪怕新的技术短时间不成熟,但以国内的技术发展速度,有个几年时间,也许就能够制造出,他们根本无法竞争的反重力民航飞行器。

        那几乎就是跨次元的打击,根本就不是公平的市场竞争。

        所以,他们决定增加反重力技术相关的研发的投入,同时希望和国内的一些特殊企业进行合作。

        比如,奕星。

        比如,航空集团、空间信息科技公司、高等压缩材料公司。

        等等。

        论起民航飞机的制造能力,他们都是世界最顶尖的,而国内暂时没有能竞争的企业,即便是出现了新的技术,让国内的企业去制造民航飞机,也可能会大大增加成本。

        未来真的出现了决定性的技术,他们就希望能够拿到技术使用权,即便是进行合作也可以,能参与新型民航飞机的制造,也要比被踢出局强的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