蜮儿一直就在他身边,她的存在,注定每个人都只有一瞬的时间去杀鬼之。

        完颜鬼之,真的是魔鬼,不仅清癯得形如骷髅,还冷血到越杀越兴起。他从杀戮的开端就一直面无表情,旁若无人,肆无忌惮。不是x1血鬼,却充分享受着手握鲜血的快感。

        一割而断人喉,鬼之的杀人观。最刺激的杀戮莫过於此,手心轻拂过对方脆弱的脖颈,从最近的距离感触到对方最後的脉搏。对方的X命,将如血一样,在喷溅之前还掌握在他的手心……

        拖曳住又一个无辜的时候,那人将会发出一声刺耳的惨叫,配上慌张的神态,扭曲的面容,无措的举动……这一切还没有发生的时候,鬼之的手已然割向他咽喉……

        这个时候的蜮儿,当然是不会笑的,对付无辜弱小,她不屑於笑——

        “蜮儿不是时时刻刻都会用摄魂斩的。在蜮儿觉得鬼之必然得胜的时候,她一定不会以笑来传递指令杀人。”布局之时,金陵将心中的想法向诸将阐述,曾明确指出:“此时的水弩群,必定只存在而无威胁,只防御而无进攻。”

        不错,金陵的策略,突破点就在这里:既然水弩需要得到指令才转守为攻,那不如就从摄魂斩的源头入手,趁蜮儿未笑时先杀鬼之!

        

        “经过驯化的水弩不轻易喷沙,但一旦有危险靠近,就必然及时加倍防御,同时待命出击。如若暗器毒药过早采用,反而会对水弩打草惊蛇,故而皆不可取。”金陵否决了莫非有关暗器毒药率先出手的提议,说,“最好的方法,就是有人故意装成不堪一击,引鬼之杀他——当鬼之和蜮儿都觉得轻而易举,蜮儿不会笑,鬼之也没防备,就趁此时出其不意,一下子结果了他。像他一掌毙命那样,将他瞬间击毙!”

        强者与弱者的组合,往往是先取弱者,尔後唇亡齿寒,强者自弱。先杀鬼之,再战蜮儿,金陵自有道理:

        “鬼之的防御是蜮儿给他的,她来不及给,他就没有;蜮儿的攻击是因为鬼之的存在才可怖,失去了他,她就只剩下一群未必进攻的水弩。所以,一先一後,拆开他们!”拆开他们这个结论,金陵是从雨夜之战得来。那一战,由於只在乎鬼之而忘了蜮儿,厉风行几乎丢了X命,却歪打正着给予金陵提示:细细想来,厉风行的这个做法其实再正确不过,只要找准时机,用不着同归於尽,盟军一定可以成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