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这副姿态,卢十七和崔进对视一眼,收敛了笑容,其中卢十七道,“咱们在这洺州城混迹了有十多个年头了吧!可不要告诉我,你今天没有会到我的意。”

        “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不然,他也不会和我一起跟进到八十钱。”崔进接过卢十七的话,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王召道。

        “难道你们不觉得,补八十钱太多了麽?”王召不再佯装发怒,用询问的眼神看向卢十七和崔进道。

        闻言,卢十七笑了笑道,“不多不多,我家总管事说了,北地今年的恶战不会停,现在才二月,还有大半年时间呢!再过几天,咱们还得再加点,把咱们手中更多的铜钱换成丝帛,以免拿在手上贬值亏损,而在入夏之後,如果咱们有更多丝帛在手,与草原上来的外商易货的时候,就能占据主动权。”

        战争持续,物价就会继续飞涨,铜钱持续贬值,那麽,更方便运输和与外商易货,且有保暖功能的丝帛,与铜钱的价值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今天他们之所以当众唱这麽一出,就是想告诉所有人,他们将会以高於市价八十钱的价格,用铜钱兑换丝帛,以此来x1引所有想要消费的人,先把丝帛拿到他们这里来兑铜钱。

        就b如买馒头的人,你拿一匹生绢去找於秋买,那麽只能得到一个馒头,但是,你拿一匹生绢去他们三家店铺中兑换铜钱,却是能得到一千零八十钱,再用一贯钱去买一个馒头,就能省下八十文。

        一般人不是做生意人,并不会考虑一匹生绢和一贯铜钱的长远价值,他们能省八十钱,g嘛不省呢?

        所以,大多数人会先拿各种丝帛到这三人的铺面中兑换铜钱之後,再去买於秋的馒头,想要购买其它货物的人,也大致会如此,毕竟,兑换一下,能省出不少钱。

        当然,这个八十钱的补贴,只是他们推动丝帛升值,铜钱贬值的一个起步价格而已,稍後,他们还会往上加,让更多的人拿丝帛来换他们手中的铜钱。

        要知道,他们三人手中把持的行当,都是战争时期紧缺的物资,前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将整个地区一大半的铜钱收刮到了自己手中。

        而将大量的丝帛掌握在了手中,就几乎变相的垄断了北方与外地的商贸,因为,内地的商人为了方便运输,基本都是收丝帛,胡商易货,更是只要丝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