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关於张cHa0的舆论,被彻底撕裂成了对立的双方。
一方是和张cHa0有着密切合作的“南国报业”与“光铭报业”,胜在凝聚力强。
另一方则是以《东南晨报》为首的“散兵游勇”,全国大概有十五六家,胜在覆盖面大。
其余媒T则多是墙头草,捡这两方的边角料做文章,立场飘忽不定。
紧接着,他的第三篇评论文章《被仰望的和被遗忘的——“八零後”作家的JiNg神Si角》同样被刊发了,但这次不是在《南国都市报》上,而是在《南国周末》。
《南国周末》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张cHa0的文章一经刊发,立刻把这场论战推向了更高的高度。
而参与这场论战的媒T,不仅在过年这个销售相对疲软的时期,收获了巨大的流量,编辑部被各种读者来信“爆仓”的盛况再次出现。
这种盛况,在80-90年代的文学刊物鼎盛期经常出现,而90年代中後期就已经很少见了。
《南国周末》特地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张cHa0,编辑部已经把收到的寄给他的读者信,用邮政包裹寄到了他的学校。
忙得不可开交的张cHa0,终於可以松一口气,现在这种局面,其实还真是他想要的,只是来的早了点。
他深知,一个公众人物,在舆论上是不能只有好评,没有差评的。单一导向的评价,要麽会因为缺乏争议点,迅速被公众遗忘;要麽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被公众反噬。
何况他自己本身是颗有缝的J蛋,一模分数又不是什麽秘密,只要有心就能查到。这种情况下,当然要提前做好预案——所以当时李烈的问题虽然突然,他却并非全无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