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王朔回去“吭哧吭哧”改了几个月,增加到了10几万字。结果改稿期间老编辑退休了,接手的编辑认为改稿太罗嗦了,要求删改得JiNg炼一些。

        王朔乾脆就把最初的3万字初稿交给了新编辑,新编辑马上就拍板录用了,并且一Pa0而红。

        由此可见作家、作品和编辑之间的复杂关系。说严重点,认为编辑很多时候是在pua作家也没问题。

        就像《新芽》杂志,即使在依靠“新理念作文大赛”销量大翻身以後,也迟迟没有提高稿费标准,仍然维持千字50元的标准。

        张cHa0显然对建立这种传统的合作关系没有兴趣。他要让自己在第一部作品的出版中,就和出版社平起平坐,甚至略压一头。

        而出版社一旦接受这个条件,意味也要压上自己的行业信誉,给张cHa0的作品冲量。

        因为只要後续张cHa0的作品质量没问题,而销量却没能超过100万册,那麽舆论会更多地归咎於出版社的运作不力。

        同时几乎等於丧失了和张cHa0这个潜在的畅销书作家再合作的机会。

        关键张cHa0的方案只是“底线”,想要拿下《少年如你》的版权,各个出版社肯定还要加码。

        所以张cHa0的这招“对赌”,就是用利益把自己和出版社捆绑起来,迫使出版社要投入尽量多的资源给《少年如你》,实现共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