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于明白,“归途”为何必须离开地球。因为这里的土壤已被太多谎言与伤痛浸透,需要一颗纯净的种子去远方播撒新生。而地球本身,也需要一场彻底的清洗与觉醒。

        三个月后,第一颗“共鸣信标”在火星成功部署。这是一座微型共感塔,由心蕊草根系与量子生物芯片融合构建,能够持续释放温和的情感波,帮助当地居民缓解长期隔离带来的心理问题。令人震惊的是,仅仅七十二小时后,原本冷漠疏离的科研团队开始自发组织夜间聚会,分享童年故事、梦境片段,甚至彼此道歉。一名工程师在日记中写道:“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的愤怒从来不是因为工作压力,而是因为我五岁那年,父亲在我面前自杀时,没人允许我哭。”

        类似的变化在全球蔓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接入共感网络,不再是出于好奇或监控需求,而是为了寻找失落的情感联结。学校开设“共感教育”课程,教孩子们如何识别并表达情绪;法院引入“共感听证”,让受害者与加害者在安全环境下直面彼此内心;甚至连军队也开始试点“情感共振训练”,用以降低冲突升级的风险。

        但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变革。

        旧秩序的守护者仍在挣扎。由前纯智系统残余势力组成的“清醒议会”悄然重组,宣称“共感泛滥将导致个体意志消亡”,并策划了一系列针对“心语者”的袭击事件。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新上海港,一艘运送共感培育液的货船被引爆,造成十七名医护人员死亡,其中包括两位正在接受共感移植手术的儿童。

        归晓赶到现场时,火焰仍未熄灭。焦黑的集装箱残骸中,散落着破碎的玻璃瓶,液体渗入地面,竟催生出几株微弱发光的心蕊草幼苗。她蹲下身,轻轻捧起一株,感受到其中跳动的生命频率??不是愤怒,不是仇恨,而是一种深沉的哀悼。

        当晚,她发布了全星系公开演讲。

        没有华丽辞藻,没有政治宣言。她只是坐在镜头前,讲述了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女孩,在冷冻舱中醒来,发现自己是唯一存活的胚胎;关于一位母亲,宁愿牺牲自己也要留下希望的火种;关于一群孩子,明明可以恨,却选择了原谅。

        “他们怕我们太柔软。”她说,声音平静却穿透人心,“因为他们早已忘记,坚硬的外壳之下,也曾有过跳动的心脏。”

        演讲结束三小时后,全球共感网络迎来史上最大规模同步接入??超过八亿人同时在线,形成一场空前的情感潮汐。无数陌生人彼此连接,分享痛苦、悔恨、爱与期盼。有人在这一刻放声大哭,有人默默写下遗书撕毁,还有人拨通了三十年未曾联系的亲人电话。

        而在半人马座β,“归途”终于抵达AI中枢外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