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集洛水书声破尘俗,星佩微光照劫途

        洛水的风,是暖的。

        春阳铺在水面,碎成万千金鳞,顺着水流缓缓滚动。岸边的垂柳刚抽新芽,嫩黄的枝条垂到水面,搅得金鳞微微晃动,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混着初生草木的清香,吸一口都觉得沁人心脾。

        墨玄靠在一块青石上晒太阳。

        他化身为一个青衫少年,面容清俊,眉眼间带着一丝慵懒,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石面,节奏不快不慢——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无论是猫形还是人形,指尖的触感总能让他沉下心。阳光透过柳叶的缝隙落在他身上,留下斑驳的光影,他微微眯着眼,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像极了午后打盹的猫。

        青衫的衣襟上,绣着一朵极淡的墨色莲花,不仔细看几乎察觉不到,那是他用灵力凝出的印记,既显雅致,又能在危急时快速催动星力。他的神识散开,笼罩着洛水两岸,既能感知到远处黄帝都城的喧嚣,也能听清近处水鸟的轻鸣,更能捕捉到那些隐藏在炊烟、笑语下的细微矛盾。

        封神之后,天地秩序稳固,灵气流转平和。黄帝一统华夏,效仿墨玄在“墨园”的模式,推广农耕、教化、文字,华夏文明如同破土的嫩芽,长势喜人。但墨玄知道,文明的进步从不会一帆风顺,旧的传统、狭隘的认知,总会成为阻碍。他化身凡人,游戏人间,便是想在这些阻碍萌芽时,轻轻推一把。

        “先生!先生!”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伴随着少年的呼喊。墨玄睁开眼,看到一个穿着粗布短褂的少年朝他跑来,手里攥着一根绳子,绳子上打满了大大小小的结,跑得太急,额角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少年约莫十二三岁,眼神明亮,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只是眉宇间拧着一个疙瘩,显得十分焦急。他跑到墨玄面前,喘着粗气,把手里的结绳往前一递:“先生,您快看看!俺们部落的记账结绳,俺怎么也算不对!长老说要是再算错,就不让俺跟着仓颉先生学字了!”

        这少年名叫阿衡,是附近一个小部落的孩子,三天前在洛水畔偶遇墨玄,被他随口点拨的几个识字窍门吸引,便天天跑来请教。墨玄知道,阿衡的部落还停留在结绳记事的阶段,部落长老思想固执,认为“文字是圣人之物,凡人沾染会遭天谴”,若不是仓颉造字时天降异象,长老根本不会允许阿衡去学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