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笑了笑,蹲下身,将贝壳放进她手中:“拿着它,今晚睡觉前放在枕头底下,看看会不会做梦。”
女孩睁大眼睛:“梦到什么?”
“梦到你从未见过的地方,”他说,“或者……某个你以为已经忘记的人。”
她用力点头,珍重地把贝壳收进口袋。其他孩子也纷纷凑上来,问东问西。林树一一回答,语气平和,内心却翻涌不息。他知道,不能再等了。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废弃终端、倒塌的塔基、封存的心理档案、被遗忘的实验日志……它们都不是终点,而是种子。而现在,土壤已经湿润。
中午时分,补给船再次靠岸,这次带来了一箱旧式录音带与便携播放器??据说是某位退休心理医生捐赠的遗物。管理员打开清单时皱眉:“这些早就淘汰了,怎么还送来?”
林树却一眼认出标签上的编号:**PL-0927-I原始情感采样库(1983?1991)**。
他的手微微发抖。
这批录音带,是他当年亲手封存的。每一段都记录着早期志愿者在无设备辅助状态下,尝试用声音表达纯粹情绪的实验数据。有人哭,有人笑到失控,有人沉默整整三十分钟只为了捕捉一次呼吸的起伏。他曾以为这些资料早已在南极高塔崩塌时化为灰烬。
而现在,它们回来了。
他亲自搬下箱子,带回广播室。逐一检查后发现,大多数磁带外壳已老化,但内部磁条保存完好。他挑出第一卷,标着“第七号测试日志?补录”,插入播放器。
沙沙声持续了几秒,随后,一个年轻、疲惫却坚定的声音响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