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未多言,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等待她的反应,仿佛她的只言片语,比满堂客套更为重要。

        沈桃桃感受到那专注的目光,抬起眼,正对上楚怀瑾隐含深意的眸子。

        她自然听出了他诗句中的弦外之音。

        她并未立即回应,只是微微颔首,唇角噙着一抹淡然的弧度:“楚将军心怀天下,引此佳句,桃桃亦深以为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此乃亘古之理。”

        她的回应得体而疏离,并未深入。然而,这一颔首,一浅笑,落在楚怀瑾眼中,却似春风拂过冰湖,让他眼底的光芒亮了几分。

        他举杯示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一幕,悉数落入了谢云景眼中。他握着酒杯的指节微微收紧,“楚将军雅致,云景一介武夫,于诗词歌赋涉猎不深。只知这‘广厦’与‘欢颜’,需得用手中之剑,扫清奸佞,荡平寇乱,方能真正求得。”他的声音带着金铁般的质感,瞬间将方才那片刻的文雅感伤拉回了现实的刀光剑影之中。话语中的锋芒,直指楚怀瑾方才略显空泛的理想抒发,暗示唯有武力与行动才是实现理想的根基。

        楚怀瑾闻言,转向谢云景,脸上重新挂上那抹温雅的笑意,他举杯道:“谢将军所言极是。怀瑾迂腐,只会纸上谈兵,不及将军雷霆手段,匡扶正义。这扫清奸佞的重任,还需仰仗将军神武。怀瑾敬将军一杯,愿为将军马前卒,略尽绵薄之力。”

        他的言辞谦卑,将姿态放得极低,却巧妙地将自己置于“同道”与“助力”的位置,并未在正面交锋中落了下风。

        两个男人,一个温文尔雅,谈诗论理想,暗含机锋,一个沉稳冷峻,言刀剑实务,锋芒毕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